迈畅豫剧网

河南豫剧流派形成的过程

豫剧的兴旺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于是从事豫剧教育的科班应运而生,提及豫剧教育,人们总会想到蒋门和许门,豫剧演员不出自蒋门,则出自许门,那么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呢?跟豫剧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

蒋门和许门是开办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教授豫剧母调祥符调的著名豫剧教育机构,许门出现在封丘的清河集,蒋门则在朱仙镇,那时豫剧演员不是出身蒋门就是出身许门,两家对豫剧的贡献不言而喻,这位长者是许门的后人许振云,许门的身世使得他沿袭了戏曲教育的使命,而许门所在的清河集至今都是祥符调的卧虎藏龙之地。

许门后人许振云:“我是从小十岁开始学习,跟着我父亲,我父亲也是唱戏的。在封丘剧团也是开国元勋,我跟我父亲自负盈亏搞剧团搞了20年,这20年之中,我父亲我们两个有教了一批学生,现在都是将近40岁的人了,可以会所在豫剧行业,基本上都是可以独当一面。”

如今的朱仙镇难觅蒋门的踪影,究竟是何原因,使得在豫剧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个教育机构在朱仙镇消失呢?究其地理位置,我们发现蒋门地处黄河南岸,历史上,这里的黄河洪水泛滥时有发生,为了生存,蒋门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向四方发展,并且他们结合当地的民间小调,开创了新的地域流派,直至今日,蒋门虽然已经无迹可寻,但许多豫东调的老艺人都自称出自蒋门。

清代末年的豫剧,已经流传到河南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近山者音刚,临水者音柔,平原者音和的地域特色,在不同的地域,豫剧为了求得与当地观众的审美情趣的对应,以致形成了同一个剧种的不同风格派别,使唱腔、表演,甚至剧目都有地域特色,于是形成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

由七朝古都文化孕育出来的祥符调又称中路调,流布于开封周围,祥符调是因地而冠之,宋代皇帝宋真宗赵恒于1008年将其年号改为大中祥符元年,随之改浚仪县为祥符县,起源于此的祥符调,其板路及唱腔唱法,约于嘉庆、道光年间形成,祥符调被称为豫剧的母调,豫剧诸流派的源头和轴心。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静波:“它中规中矩,既端庄稳健,舒展豪放,又活泼俊俏,婉转华丽,他这一流派曾经涌现出很多名流大家,宣统年间和年间,豫剧的一些优秀演员,像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涌现出来了,尤其是红生当中的关大王、王海晏,他的表演既有儒将的气质,又有武将的威仪。”

祥符调名家辈出,随着女演员时代的到来,祥符调出现了陈素真、王润枝、马双枝、司凤英等一批出色的演员。

开封向东300里,有一座古城叫商丘,这里是豫东调占据的领地,豫东调又称下路调或东路调,他以商丘为中心,流行在豫东和鲁西南一带,是嘉庆、道光年间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的一个地域流派,由于豫东、鲁西南一带尚武之风盛行,受其影响,豫东调的演唱亦呈现出高亢、挺拔、激越、奔放的特点。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静波:“唐玉成应该说是豫东调的一面旗帜,他再年间,名噪冀鲁豫皖边界各省,他的唱腔应该说是大本嗓行腔,夹本音,我们就说二本嗓他是甩腔,这样就是说先低后高、高低搭配,有说有唱,说唱结合,音韵非常舒展,节奏富于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刘忠河是把唐玉成的豫东调继承和运用的最为得心应手的代表人物,亦是当代观众所公认的红脸王,年间,出身于书香门弟的豫东调男旦桑殿杰率先革除了旦角中的讴声,创造了二八连板等新腔,在演唱中既表现的峭拔、,又善用花腔、明快、俏丽,后来的马金凤继承了这一唱腔的风格特点。

开封向南约250公里,有一条大河蜿蜒东去,它叫沙河,地处沙河流域的豫东南和皖西一带都是沙河调流行的地方,沙河调又称南路调,它的形成大约在清道光年间。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静波:“可以说,沙河调是祥符调和南阳梆子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特点可归纳为五个字,粗暴高重快,也就是说他以表现见长。”

沙河调特点是字多腔少,如说似唱,生活气息浓郁,张三旺、安金凤是沙河调艺人中的佼佼者。

河南西部多巍峨浑厚的高山。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人们常常有一种压抑感,所以形成了喜欢低沉厚重的审美心理,豫剧的豫西调便是这种心理的反照,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语郑州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在豫西乡村山野演出时多在靠山背坡搭台,故豫西山区有把他叫做靠山吼、靠山簧、山梆子等。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谭静波:“清代咸丰年至光绪年间闻名的有豫西十八家老国公之一的老盛三,他可以说有豫西调红脸王的称号,像后来的张小乾、贾宝旭、赵锡铭等都继承了这个流派的风格。”

如今的戏曲舞台上,李树建成为了豫西调的主要代表人物,清朝末年,豫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大量豫剧班社的涌现,如水似舟的演员与戏迷,一一见证了豫剧的兴盛于繁荣,时期不同的豫剧艺术流派,使豫剧发展到了繁盛时期。(编辑 郭晓民 转载请注明来源河南戏曲网)